【北京日报】
7岁的苏何嘉铭没想到,自己练习滑冰的时间前前后后加起来还不到3个月,就能站在北京市级比赛的赛场上了。
这两天,第二届大众冰雪北京公开赛短道速滑比赛在华星沙河冰球训练基地举行,小嘉铭代表海淀区参加了比赛。短短几个月,从滑冰“零基础”到参加市里的比赛,小嘉铭的运动天赋也太高了吧?看到记者的疑惑,嘉铭的爸爸苏博道破了奥妙:“嘉铭一直喜欢单排轮滑,正是练习轮滑为改练滑冰打下了基础。他第一次上冰就滑得不错。”
旱冰改水冰,轮滑改冰刀,这是本市目前正在探索的一条培养滑冰人才的新路子。
让轮滑少年站上冰场
北京冰雪轮滑俱乐部教练贺军告诉记者:“北京以前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运动开展得不多,但轮滑水平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轮滑的技术特点跟滑冰比较像,所以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专业运动员常常把轮滑作为一种辅助训练手段。很多北京孩子因为有轮滑基础,改练滑冰后提高也特别快。如果这些孩子们能坚持训练,我们未来很有希望培养出优秀选手,给国家队输送人才。”
本届大众冰雪北京公开赛由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主办,设高山滑雪、短道速滑、冰上马拉松、冰球、花样滑冰5项赛事。已经进行的短道速滑比赛,共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沈阳等地的120余名选手参加,其中多数为青少年选手,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
贺军所在的冰雪轮滑俱乐部成立于2005年,曾经多次代表北京参加全国轮滑比赛,连续5年获得全国少年轮滑锦标赛团体冠军。这次,俱乐部共有70余名队员报名参加了短道速滑赛,“我们俱乐部以前的培训以轮滑为主。北京申冬奥成功后,无论学生、家长还是学校,对冰雪运动的热情明显提高了。所以去年我们开始将短道速滑设为正式培训项目。”曾是速度滑冰专业运动员的贺军笑言,自己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北京滑冰好苗子不少
以团体实力而言,本届比赛惟一可与冰雪轮滑俱乐部抗衡的,就是苏何嘉铭所在的海淀队,这是本市首个以区体育局为单位报名的短道速滑队。据了解,海淀区大力发展青少年及校园冰雪运动,成立了多个冰雪项目运动队,一些小选手还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短道速滑联赛,成绩还不错。
除海淀区外,本市其他区也有不少中小学已开展短道速滑项目。此次有两所通州的小学各自组队参加了比赛,北京小学通州分校教练王琨说,该校作为通州区中小学冰雪项目人才培养基地校,已经成立了两支不同年龄段的短道速滑队,有七八十个孩子参加训练,“孩子们平时以轮滑和陆地训练为主,每周保证一次冰上训练。”在他看来,学校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保证训练课时,且能够协调好学、练之间的关系,“参加短道速滑队的学生学习也不错,成绩都是班里前20名呢。”
本次比赛裁判组组长王宇宁介绍,北京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的整体水平在全国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仅次于东北三省的专业梯队,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赛事服务方面,北京的短道速滑裁判队伍更是全国最高水平的,是北京能够举办高水平比赛的有力保障。“这次比赛,有包括3名国际级、12名国家级在内的40名优秀裁判员服务赛事,其中有不少执裁过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亚洲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世界杯等比赛的裁判。可以说,高水平的赛事服务也是促进选手提高的有利条件。有这么好的环境,北京短道速滑运动一定能产生出优秀人才,为北京承办冬奥会增光添彩。”